广西桂林顺达救护车服务中心 13132630858 15907833186 王主任
南宁120转运/柳州120转运/桂林120转运/北海120转运
齐鲁网青岛3月15日讯(记者 王春令)齐鲁网记者从青岛市**新闻办15日召开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版《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将于今年3月20日起施行,《规定》明确,每4万常住人口至少配备1辆救护车。
2005年8月18日,青岛市发布《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去年底,经青岛市人民**第128次常务会议修订,新版《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将于今年3月20日起施行。15日上午,青岛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版《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进行解读。
《规定》重点就适用范围、部门职责、医疗救助性质原则和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将原《规定》的适用范围调整为适用于规范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对急、危、重伤病员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治服务和转至院内的交接等相关活动。
同时,针对群众对医疗急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地面急救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需求,建立立体化医疗救护体系,成为完善医疗急救体系的必然趋势,所以《规定》第六条明确提出,建立立体医疗救护服务网络,鼓励发展多元化急救医疗服务。
《规定》主要明确了社会急救医疗网络架构,以及青岛市急救中心、区(市)急救中心、急救站(点)及急救网络医院的职责。为切实做好社会急救医疗布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应当合理设置急救中心和急救站(点)。规定了急救网络医院由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急救网络布局、医院专科等情况确定,并向社会公告。为鼓励社会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广度与深度,还明确规定其他专业救护组织,可以根据统一指挥调度参与社会急救医疗。
《规定》明确了救护车辆配置标准、接受救助调度、现场救助处理程序等。为切实解决救护车辆不足问题,根据国家标准,学习外地经验,适当提高急救车辆的配置标准和更新标准。根据急救医疗需要,按照每4万常住人口规划配备不低于1辆救护车,农村或者较偏远地区急救半径不超过8公里配备不低于1辆救护车。同时,针对现有急救车辆存在超过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在执行急救医疗任务时存在安全及故障率高等隐患,从执行院前急救医疗任务的安全角度出发,结合青岛市实际规定,救护车使用年限6年或者行驶里程30万公里退出急救一线用车。
为解决急救资源布局不均衡、急救服务半径过长、交通拥堵等导致出现“无车可派”的情况,青岛市急救中心及各区市急救中心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了调度指挥标准化、规范化。为提高急救效率,第十六条规定,急救中心根据急救资源合理调配急救车辆,在接收完求救信息后1分钟内发出调度指令,急救站(点)接到调度指令后在规定时限内派出急救车辆,具体出车规定由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
《规定》鼓励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急救医疗氛围。尽管青岛市不断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但仍有一些不可消除的客观因素,比如距离、时间等等不可抗力,这就需要民众具备一定的急救能力。为此,规定了卫生行政部门和红十字会等将加大急救知识宣传培训,在民众间**程度上普及急救知识;同时对一些人员密集公共场所,提出了建立专业性或者群众性的救护组织的要求。特别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和单位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